學習美術的同學大概在圖書館會看到中文版的《美術大辭典》(1981年,藝術家出版),《西洋美術辭典》(1982年,雄獅圖書出版),以及《中國美術辭典》(1989年,雄獅圖書出版。但是,就是沒有《台灣美術史辭典》。某種意義上,這代表著台灣美術在中西美術版圖上是缺席的、不存在的。也許可以天真的以為:水墨歸中國美術史,油畫水彩歸西洋美術史,東洋畫歸日本美術史,不就結了?現實上是行不通的,因為全世界美術史辭書都有文化分類的邏輯決定那些詞條知識可以入書,甚至在細微處,隱含著國族認同作為背後的運作架構。嚴重的是,沒有台灣美術史辭書暗示沒有台灣美術史,有台灣美術史就沒有台灣美術,甚沒有台灣文化或台灣!
直到2020年底,國立歷史博物館出版台灣有史以來第一本《台灣美術史辭典1.0》。這是「勇敢的第一部」,走出「台灣美術學」的第一步。我們要驕傲地告訴大家這個好消息,並且分享其中的故事給關心台灣藝術的人:為什麼台灣美術史辭典的出版如此重要?意義在哪裡?有哪些內容?
1. 起心動念
2. 盤點臺灣文史辭書
3. 短片介紹
4. 如何使用辭典內容
5. 慶祝《台灣美術史辭典1.0》誕生活動報導
6. 結論
講座名稱:勇敢的第一部 台灣第一本:《台灣美術史辭典1.0》
講座時間:5/5 (三)19:00~21:00
講者:廖新田館長(國立歷史博物館)
地點:大理論教室
演講報名認證系統:https://artspeeches.ncue.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