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展覽資訊

造影:當代虛擬敘事


2022-12-08

【造影:當代虛擬敘事】

開幕2022.12.9(五)14:00

展期2022.12.1-2023.3.26

藝術家 陶亞倫、許家維、高重黎、袁廣鳴、王雅慧

策展王品驊

「影像」是否是思想的肉身?「影像」如何透過當代虛擬敘事的手法,化身為自由的時間、思想、精神翱翔天宇的物質性媒介?這是本展覽「造影」命名的起點。「造影」,意指來自於創作者思想、知覺、記憶、回憶、情感、欲望等吉光片羽的潛在影像,在想像的、意識之光的照耀與召喚下,透過虛擬敘事的手法,化身為創作的情感與思想精靈。

創作者在靈感啟動的光照之下,透過動態影像,將來自於過往記憶、回憶、以及當下知覺的種種片段,藉由想像的混融、變形、表達為具有可見性、可感知、可讀性的作品。而觀者面對動態影像的帶動與觸動,彷彿被捲入了讓人意猶未盡的影像敘事,內心充滿了影像敘事引發的持續對話,彷彿那些來自創作者記憶的影像與自身被喚醒的記憶影像,發生了新舊影像混融交織,被感動所攪拌的影像敘事彷彿已「真實的」成為了自己人生經驗的一部分,難以區分。

亦即,觀看電影或動態影像之「虛擬敘事性」的過程,導致觀者內心也上演了一部揉合自身過往經驗、獨一無二的影像敘事版本。觀者將未曾經歷過的、一連串外在經驗、化為自身內在經驗中難以區分的體驗。此發生於觀者大腦的動態影像的「虛擬敘事性」,亦是展覽「造影」命名之第二層意涵。

「影像」成為激發創作者和觀者之間,共同發生「造影」功能的媒介。「影像」既是思想與情感交流的媒介;「影像」也透過「造影」過程讓思想與情感肉身化,具有了表達的自主性和獨立性。

「影像」創造了思想的事件。透過人類精微的大腦、神經網絡、與思想、情感、欲望交相運作的能力,外部的藝術媒介為觀者創造了一個屬於自身的內在世界,此世界的思想與情感活動、基調、節奏、光線、彩度、氛圍等等,都受到外部藝術媒介的美學作用所引發,都延續著外部藝術媒介的某種後續效應,「影像」引發了一種在觀者內在演出的「鏡像」效應。觀者內心的「鏡像」,像是觀者自身對於該藝術媒介的一種身體性的回應。

「造影」,也是近年大腦醫療科技之「造影」技術的命名,此巧合,更促使我們對於現代影像歷史的回望,在19世紀照相技術發明的初期,透過可見光的光學反射和化學效應,留下了早期相片的歷史。照相技術的發明,「影像」成為物質性媒介。然而「影像」的內容,彷彿只是透過照相技術的光學功能,開始再現和「仿擬」大腦所見、所感和所思。隨著醫療科技的快速發展,如今的「造影」技術能夠穿透肉身,為肉眼不可見的大腦活動「造影」。此種醫療大腦「造影」技術所產生的大腦生理圖像,見證了前述觀看經驗的內在「造影」活動的確存在,體現為另類於人類主觀觀視經驗的神經醫療影像。

然而,唯有透過藝術的「造影」,方能體現人類活著的主觀感受、情感、思想以及存在感。當代人生活在虛擬敘事與肉身真實交纏的混雜空間,唯有透過藝術才有機會去反饋當代現實的虛擬性。本展覽邀請了多位不同「造影」模式的藝術家,並置了歷史批判、情境再現、知覺蒙太奇等多種當代創作。觀者有機會藉此回視自身大腦「造影」的運作機制,我們期望在當代影像中獲致什麼樣的體驗?是某種對於當代社會體制、歷史的批判、或是某種潛在存在感的連結?

很感激所有藝術家來參與這個展覽,讓這個展覽的理念能夠呈現。在這個以「腦內影像」為探究核心的展覽現場,邀請所有的朋友一起來體驗屬於你自身「腦內造影」的個人版本!

 

~誠摯邀請大家蒞臨參觀~

造影:當代虛擬敘事